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众所周知《梁祝》的爱情故事,是以悲剧为结局的。
世人大多传颂梁祝爱情故事的凄婉,赞祝英台敢于违背世俗包办婚姻的束缚,追求自由幸福的婚姻。
或许在大众的眼中,梁山伯的命运才是最悲惨的。深爱祝英台,却又爱而不得,忧思成疾,最后郁郁而终。人们也了解,祝英台爱惨了梁山伯,得知梁山伯死后。便觉得了无生趣,为山伯殉情,双双化作蝴蝶,双宿双飞。
梁祝二人,生前无法相守,至少死后,可以双宿双飞。
可又有谁知道,英台殉情之日,却是马文才的“大喜”日子?他一身白衣缟素,哭得肝肠寸断,声嘶力竭地喊着

“祝英台,你别走!”
寒风呼啸,周围一片寂静。白色的迎“亲”队伍,在凄冷的夜晚,显得格外的讽刺。这哪里是迎亲的队伍。分明是,“送葬”啊!
马文才跪倒在地,双眼通红,口中一遍遍念叨着“祝英台,你别走。”但却无人应答他。只有无穷无尽的黑暗!
他满心欢喜地认为,只要自己答应祝英台的三个要求,就能娶到心上之人,却不曾想,这只是祝英台的“缓兵之计”。
《梁祝》传说中的马文才,出生于古邹邑西邻微山湖北岸马坡村,白袍将军陈庆之参将。出身也算名门。马文才风流倜傥,学识一流,加上一身出色的骑射功夫,在书院中雄冠群英。无论学识才是皆不输梁山伯。两人从小青梅竹马,一起长大。家室相当,本就是一段不错的姻缘。而且马文才对祝英台爱慕有佳。
《梁祝》传说中,马文才对祝英台一心一意,哪怕他得知祝英台心爱之人是梁山伯,依然对她不离不弃,他只是深爱着她。也仅此而已。

梁山伯死后,马文才看着祝英台伤心难过不知如何是好,眼看婚期将至,祝英台竟以死要挟马文才答应自己三个条件才肯“出嫁”。
第一个条件:穿缟素出嫁。
第二个条件:三更出门。
第三个条件:花轿需先绕道忘情坡祭拜山伯墓。
马文才是有多爱祝英台,才能答应她这三个条件。
婚姻大事,岂是儿戏?又哪有半夜三更出门,穿着白色嫁衣的新娘呢?

他很痛苦,也很伤心,泪水在眼眶中打转,他还是应允了祝英台
“我答应!”
那一声说的悲戚又苦涩,但怎么说,是同意了不是吗?
可世事难料,天不遂人愿。说好的答应了三个条件就嫁给他,祝英台却在新婚之夜,殉情他人。独留马文才一人,凄凄惨惨戚戚……

祝英台去世后,马文才终生未娶,或许在他的心里,从小到大,一直深爱的只有祝英台一人,如果说怨,或许只能怨自己没能让祝英台爱上自己。
再后来,马文才投身国家战事,常年在外,一心报效国家。后因一场战事溺水而亡。
“我没做错过什么事,我只是在十六岁的时候,爱上了一个姑娘。
她在我家的隔壁荡秋千,小脸红扑扑的,我娘说为我定下了和她的婚约……”
我叫马文才,我爱上了一个姑娘。
她在我们新婚之日与他人殉情。
人人都传颂梁山伯与祝英台,无人念我马文才。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po4.xyz/154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