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枪是我国古代冷兵器的一种,正式诞生于隋末唐初之时,成为了当时步兵与骑兵主要使用的兵器之一。相对于刀剑一类的短兵器来说长枪一类的长柄兵器的攻击范围更广,长枪在冲刺的时候会将伤害集中于枪尖之上,有着优秀的破甲功能,在战场上的车战或是骑战之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所以成为了古代战争的主流武器之一。
在唐朝之前,我国使用的的长柄兵器为“矛”,矛是枪的前身,因为矛的矛秆制作繁琐消耗时间长,因而古人以矛为基础上制作出了枪用来替代矛,可以说是矛的升级产物。长枪是由枪尖和枪杆构成的,后期的长枪还加入了枪缨和枪纂。主要攻击方式为刺、斩、劈、棒打和投掷等。
枪尖是长枪顶端的枪头,是长枪杀伤力最大的组成部分;枪杆就是长枪的枪身,有铁制的也有木制的,在现如今的长枪多为白蜡杆;枪缨一般为红白两色,又被叫作‘血挡’,有防止血液溅射的作用,位置在枪尖与枪身的连接位置;枪纂又称“枪鐏”,外形类似一个有着尖刺的铁疙瘩,是用于长枪的配重的部分,因为长枪的枪头一般会比较重,没有枪纂的话会很容易头重脚轻,整体失衡,还有预防枪尖掉落的保险作用,在枪头掉落后使用者不会落入只有枪身的尴尬境地,所以枪纂也可以用于应急用的枪尖。
早期的长枪在唐初之时还有另一个名字“槊”,在唐朝中期的时候就慢慢地弃用‘槊’这个称呼,改称长枪,唐初的槊枪尖要比唐中的长一些,可以算是矛与枪之间的过渡,也有说法是将槊单分为一种独立的兵器。
从宋代开始长枪进入了一个爆发式发展的阶段,出现了各种功能的长枪形制,如拒马枪、抓枪、拐刃枪,还有骑兵用的钩枪以及步兵用的鸦顶枪等等一系列作战用长枪,堪称是百花齐放。在宋朝长枪也不仅仅只是在士兵手中使用,还安装在战车上,形成‘枪车’等,更是出现了一种将火药和长枪结合起来的兵器‘梨花枪’,枪缨就是在宋朝时期出现的。
从古至今人们在使用长枪的过程中总结出了各种的经验,将其称之为枪术。其中以岳家枪、杨家枪、吴家枪、少林枪法、五虎断门枪及六合大枪等等枪术为代表。“七尺花枪八尺棍,大枪一丈零八寸”在如今我们将长枪大致分为大枪和花枪两大类,大枪就是古代骑兵用的长枪,花枪则是步兵使用的长枪。
长枪在我国古代战争史上有着自己独特的地位,享有‘百兵之王’的美誉,日夜陪伴在我们先人的身边守护着我们的山河疆土,抵御外敌侵犯,虽然已经随着时代的浪潮脱离了百年来征战的战场但是相信在如今这个时代长枪依然有属于自己的位置,以独特的方式守护我们的中华文明。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po4.xyz/13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