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公,考编制,进国企,为的不是那些不算高的薪资,为的就是一份安稳的保靠。国企的薪资待遇,除了中国烟草和国家电网这两个巨头之外,普遍是偏低的。
在私企里能赚10000的岗位,在国企里可能也就7000左右,但还是吸引了不少考生报考。可国企也有裁员的时候,并不是可以稳坐钓鱼台。
一名毕业之后考上国企,工作三年的男生被裁员了。国企裁员本就很惨,虽然得到了赔偿,但出来之后再看,自己距离那些在私企的同学差距也就出来了。

国企三年被裁员,出来后迷茫无措
私企工作不是首选的首要原因,就是中年危机,和企业危机之后的裁员。选择国企,选择相对低一些的薪资,为的就是能够安稳一点。
可国企也是企业,在遇到需要调控的时候,裁员也是可以参考的一项。尤其我们国企很多,不是所有国企都像烟草和电网那样保靠。

国企控股和纯正的国企还是有区别大的,国企控股的被裁员也算是正常。这位男生就是在中电控股的一家国企工作,月薪6000多。
毕业之后就考进去了,工作了三年。这三年期间也没有什么错误,按部就班的工作,下班之后还会学一些相关的知识来丰富自己。
渐渐的发现,能用的东西有限,慢慢的也就不学习了。本来以为就这样草草的过下去,一直等到退休,但不想上午工作的还是好好的,下午就被通知人事谈话,被裁员了。

但国企的好处就是,一切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应该赔偿的薪资都赔偿了,年假也按照工资水平给折现了。
带着这些钱,这名毕业三年的双非院校学生,正式失业了。这名男生还算不错的,失业之后没有选择躺平一段时间,而是直接开始找工作。
但也正是这次的找工作,让这个已经工作了三年的男生,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国企过来之后,和身边其他企业的同岗位相比,自己的能力和技术,都已经变差了。

只身闯荡深圳,却已经不是当初模样了
好像学生对于外来的期待,都寄托在大城市。这名男生也是,他一个人来到深圳闯荡,联系了很多当初一起上学的同学。
因为是双非本科,不少学生刚毕业的时候,校招走的都是电子厂。因为受不了那份辛苦,便纷纷开始了转行之路。

深圳能想象最多的职业,大概就是程序员了。于是这些学生很多都开始重新培训,学习和软件相关的知识。
现在那些重新学习的同学们,在深圳大概一个月能赚到15000左右,还在电子厂的同学们,就是7000左右,这个差距还是很明显的。
男生也想要去重新学习,看看能不能去做程序。但是这些学生说,现在大环境不好,学完不一定可以和其他同学一样,还是自己先稳定下来,然后自学一下,慢慢来。

一场培训下来,不同的岗位收费不同,差不多都在两万左右。想学习,又担心打水漂的想法,也在反复地折磨着他。
毕业后的每一步选择都很重要
后来这名男生去找了一份工作,因为没什么经验,也没什么技术。最后薪资6000,单休,上班还不让带手机。

最后觉得这样和在电子厂也没什么区别,便离职了。然后又重新投入到找工作的大军之中,由此我们其实可以看得出来,毕业之后的每一步选择都很重要。
那些安心留在电子厂的学生,和那些想要上进,去培训重新学习的学生,薪资上差了一倍,未来的发展也会更好一些。
进了国企的学生,第一步是好的。但是忽略了一点,国企也不是养闲人的地方,尤其是国企控股的企业,裁员其实是很正常大的。

下班的时间,学些知识是好的。但如果可以,下班之后的时间,可以和同事,和领导搞好关系。毕业了之后,人情往来,也是需要学习的一门课程。
毕业之后不是停止学习的过程,以为出了学校一切都都不定型了,其实不是。上升的空间有多大,取决于多大年纪的时候,你还没有失去提升自己的想法。
即使毕业了,即使工作了,只要学习,就有机会改变现状。现在对现状不满意,或者也有被裁员风险的同学们,不妨利用业余时间,学一技傍身,以免等到时候手足无措。
今日话题:你对这件事怎么看?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po4.xyz/155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