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阅读笔记(朝花夕拾读书笔记100字5篇)

图图资源公众号引导关注.jpg
以上资料,免费领取,领取地址:https://vip.f6sj.com

朝花夕拾》是鲁迅1926年写的,共计10篇。前五篇写于北京,后五篇写于厦门。1927年鲁迅到了广州,将这十篇结集成一本书。

鲁迅之所以会写《朝花夕拾》,大体可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是1926年鲁迅正处于心力交瘁的状态。1925年,鲁迅介入女师大风潮,与当时北洋政府教育总长章士钊,还有女师大校长杨荫榆发生激烈斗争。到了1926年,段祺瑞政府制造了三一八惨案,鲁迅8月离开北京,到厦门任教,但在厦大也颇不如意,人事皆不如意,以至有“自轻自辱”之感。1927年初他到广州中山大学任教,其间又与顾颉刚缠斗不断。总之从1925年到1927年,他老是被人骂,也老是骂人。另外,这段时间,鲁迅的身体似乎也不好。据专家考证,19259月到19261月,鲁迅到山本医院就诊23次,他原来有肺病,后来又有胃病,所以,可以说在这段时间,鲁迅从身到心,都极为痛苦。正所谓“人穷则反本”,故而《朝花夕拾》乃是四处碰壁的鲁迅的“反本”之作。

从另一方面来看,童年的吃食、对“爱”与“死”朦胧的感受、成长的阵痛,还有那些神秘的民间故事与风俗……都是鲁迅记忆中“永逝又永驻的韶光”。或许,童年故乡所吃的蔬果的味道是最富蛊惑性的。鲁迅在《朝花夕拾》小引中写道:“他们也许要哄骗我一生,使我时时反顾。”可是,这些从心里出土的回忆,何尝不是现在心目中“离奇芜杂”的鲁迅暂时的精神慰藉,或者说是精神的避难所呢?

鲁迅的文字冷峻尖刻,只有一本《朝花夕拾》,深沉中充满温情。可以说,《朝花夕拾》中的内容正是鲁迅心中最柔软的部分,自然也是我们走近鲁迅最好的密道。

鲁迅仇猫,实是仇猫一样的人。

猫的特点有三:一是凡捕食雀鼠,总不肯一口咬死,定要尽情玩弄;二是有一副媚态;三是嗥叫,闹得人心烦。这三个特点正好对应三种人:第一种人幸灾乐祸,喜欢慢慢折磨弱者;第二种人欺软怕硬;第三种人虚伪造作,拐弯抹角。

相比于讨厌猫,鲁迅更喜欢老鼠,特别是小老鼠。首先小老鼠是弱者,其次小老鼠可爱,再次小老鼠真诚,绝不互相诋毁。就像偷吃东西,大老鼠绝不会诬陷到小鼠身上。

鲁迅之仇猫,还与一只隐鼠有关。到底有没有这样可爱的小老鼠?实在无法考证了。总之,隐鼠可爱至极,但是有一天不见了,长妈妈说是被猫吃去了。从此,我便决心与猫为敌,用各种手段对付它。后来得知,隐鼠并非被猫所害,而是缘着长妈妈的腿爬上去,被她一脚踏死了。可是,鲁迅与猫之间的感情终于没有融合。有趣的是我们中国另一位现代作家巴金小时候,也有像鲁迅一样的遭遇。他家里养了很多鸡,其中有一只大花鸡是巴金最喜欢的,但是他妈妈却让厨子杀掉这只鸡,小巴金急的大哭。可是中午的时候,小巴金最心爱的那只鸡已经被端上了饭桌,成了人们口中的美味。巴金先生郑重地将这个故事写进了他的回忆录里,并且说,他对人生的一些认识是从杀鸡事件开始的。似乎,小孩子都喜欢小动物,当这些小动物受到戕害的时候,小孩子会本能式地保护他们,并从这个戕害的过程中最初感受到对这个世界的恐惧。

我想,正是这种恐惧的感觉让鲁迅特别讨厌猫,并经过后来的兔子事件,不惜使出更辣的辣手。但是阅历渐增,鲁迅倒对猫客气了起来。鲁迅明白:猫确实令人憎恶,但是如果打伤甚或打死了它,猫立马就成了弱者,成为人们可怜的对象,对猫的憎恶一下子就会移到自己身上。可见,猫固然可憎,更为可憎的是那些在旁边不断怂恿自己,利用自己的人,他们同样具有猫性,他们欺软怕硬,一身媚态,虚荣贪婪,面目可憎。你看,这就是鲁迅的刻薄处,也是他的深刻处。他对身边的敌人一个都不饶恕,却又洞悉人性,于群“猫”之间游刃有余。

《狗猫鼠》中不能忘记还有“狗”。“狗”是什么?狗是与猫一样,是弱小者的压迫者,自古有“狗拿耗子多管闲事”,狗与猫在老鼠的问题上不睦也就情有可原了。

除了狗,更不能忽略的是“蛇”。蛇叫什么?叫“屠伯”。蛇身体细长,凡是鼠能到的地方,蛇也能到,而且蛇追鼠的时间格外长,所以,鼠遇到蛇便万难幸免了。每次读到“蛇”都让人汗毛倒立,相对于猫,蛇才是真正狠毒的角色。

1926年的中国,在鲁迅的身边,有猫,有狗,更有蛇,他们都共同击杀老鼠,而鲁迅同情弱者,也就不得不与这些狗、猫、蛇一样的人纠缠争斗,以至于不得不离开北京,去往南国了。

网站右侧边栏广告位.jpg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63037184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po4.xyz/359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