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TV衰亡史

图图资源公众号引导关注.jpg
以上资料,免费领取,领取地址:https://vip.f6sj.com

1. KTV的前世今生

KTV是一门典型的东亚生意,打从一开始,就是为了让年轻人排遣寂寞而存在的。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日本,当时正深受美国嬉皮士风格的影响,年轻人对音乐非常迷恋,到酒吧等场所听歌手演唱就是常见的消遣方式。

  1971年,一个名为井上大佑的伴奏乐手,在给朋友录伴奏带的时候突然产生一个天才的想法:做一个带有麦克风的伴奏机器,只要顾客投钱进去,就能播放伴奏,这就是第一代卡拉OK机。  

所谓卡拉OK是日语的音译,意思是‘无人乐队伴奏’。这个发明实在太符合日本人的需求了,尤其是日本的上班族,习惯下班后一群同事聚集在一起喝酒。酒后总得找点什么乐子吧,于是卡拉OK就成了新的社交手段,短时间内就风靡了全日本。

  一个风靡的产品,总是少不了给人装逼的需求。

  很快,卡拉OK这把火烧到了中国台湾。台湾人发现日本这种开放式的点歌方式效果并不如想象中好,于是加上了包厢,形成了在包厢中K歌娱乐的模式。后来的中国香港和大陆,都沿用了这种模式。卡拉OK的热潮迅速席卷亚洲,俘获了年轻人躁动不安的心。

卡拉OK之父井上大佑甚至被《时代周刊》列为 20 世纪最有影响的亚洲 20 人之一,评价他‘改变了亚洲的夜晚’。

  到了中国,K歌开始与都市白领上班族解绑,成为一种全民娱乐。

KTV衰亡史

  总体来说,八九十年代大陆的卡拉OK,在一般人眼里并不是什么好词。 因为这种新潮的事物往往都很受小混混欢迎,卡拉OK厅也是小混混们经常聚会的场所。尽管又土又社会,但在八九十年代那个娱乐手段匮乏,具备社交属性的第三空间同样严重缺乏的时代,无论是溜冰场还是卡拉OK厅,对普通市民阶层都是珍贵的娱乐社交空间。

卡拉OK真正走向正规化、高端化,还是靠了资本的注入。

  这里就不得不提来自台湾的钱柜了。钱柜的创始人刘英最开始做的是录像带生意,但是发现客人来试听、试唱的多,买的少,于是干脆把MTV和卡拉OK结合到一起,让顾客可以一边看画面一边唱K,转型成了一门全新的生意——KTV。

  1995年1月,内地第一家钱柜在上海静安开业,两年后又分别在黄浦和卢湾各开了一家,钱柜刷新了人们对卡拉OK的认识。

首先,钱柜第一次将日本量贩式的卡拉OK带到了国内。日语中‘量贩’意思是大量批发。量贩式KTV指的是改变了最早按歌曲收费的计价模式,而按照每小时来计价的‘批发式’KTV。

KTV衰亡史

其次,钱柜带来的,是新的量贩式KTV标准:更全的曲库、更优质的音响效果、更贴心的服务和更豪华的包房。没有小费,明码标价,运营相对正规,场地更封闭,环境更时尚更健康,显然这对于年轻人甚至年轻中产是极具吸引力的。

  第三,钱柜还提供超市自助式购物,可以买些零食、酒水什么的。除此之外,还能点一些吃的,甚至配备自助餐。这也成为日后KTV们的标配。

酒水和果盘才是利润更高的商业模式。吃喝玩乐一条龙,既能娱乐又能社交还有面子的综合型线下娱乐场所,量贩式KTV对于卡拉OK厅堪称降维打击。

  新世纪初,北京朝外店开业,钱柜KTV,已经是年轻人心中的潮流风向标了。

量贩式KTV,在21世纪前15年的流行,是有其时代背景的。

  KTV是一门典型的东亚生意,正是因为其形式更符合东亚人相对内敛的性格。

  卡拉OK风靡日本的时候,井上大佑自己就总结过原因,认为是日本人不太善于表达自己,于是选择用唱歌的方式来宣泄情绪。东亚人很重视社交的私密空间,不像欧美人那么热衷于在酒吧社交。而KTV设置了包厢。当屏蔽了陌生人后,这么一个密闭的包厢,也让大家感到轻松。除了唱歌之外,还可以做些其他事情,比如经典游戏摇色子。也不用在外面吃饭宵夜了,也不用在外面喝酒了,一个包厢解决所有问题。

  一段时间,公司团建、生日聚会,量贩式KTV都是首选。

2. KTV无奈走向下坡路

2008年后,钱柜这个KTV龙头老大就一直在走下坡路。2015年,著名的北京朝外店关门,基本宣告钱柜在大陆市场的全面溃败。

行业老大倒下,是整个KTV行业萎缩的侧影。

   KTV的衰败有很多原因,最直接的原因在于这本身就是一个高投入的生意,选址通常在城市的核心商业区,而且占地面积极大,类似钱柜、好乐迪这种大型连锁品牌,旗舰店动辄三四层楼,几千平米。

  高投入,对客单价和客流量要求也会非常高。你少点几个果盘,我少点几瓶啤酒,KTV老板可能就要受不了了。所以越来越多的KTV甚至不允许自带饮料。

  其次,KTV的发展,很长时间吃着音乐版权保护不善的红利。随着版权意识越来越强,无形抬高了经营成本。2018年音协对KTV经营商们的诉讼,直接导致各大KTV下架了6000多首歌。

  另外,KTV代表着过去的一种大锅饭式的社交,而当下的人们不再青睐这种大锅饭式的社交了。KTV本来解决的是人们的社交需求。但这种一次只有一两个人唱,其他所有人只能听的社交方法,已经略显过时了。

  当下,社交工具过于发达的时代,无论是70后80后,还是95后00后,需要的都是更高质量的社交。与真正有相同兴趣的人来往,与同一个圈子里的人聊天,与有共同目标的人做事。

  KTV所代表的传统的线下社交需求,一方面,被高质量的线上社交活动所肢解,另一方面,被更有群体参与感的活动替代,如剧本杀、密室逃脱,每个人都有参与感。

在一个社交过剩的时代,KTV这种既原始又不精准的社交方式,被淘汰几乎是一种必然。

来源于互联网。

网站右侧边栏广告位.jpg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63037184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po4.xyz/37852.html